2005/03/15

[大河連續劇]浪淘沙~

哎娘喂~怎麼會那麼好看!台灣自製的連續劇我是真不想看,在我記憶中開始對台灣連續劇反感到不行的日子裡,惟一讓我努力每天守在電視機前面從頭看到尾的,也就只有那公視的「風中緋櫻」而已,現在可多了這齣民視的「浪淘沙」,本來只是看完綜藝大集合之後還沒轉台而已,結果竟然讓我看到這齣戲,今天是第一集(沒看到的人,可以看明天的重播唷,1745-1900),

一開頭看到他的片頭曲,我就知道這齣戲不簡單了,那個畫質跟佈景沒有用錢給他狠狠砸下去,是拍不出這種質感的。

讓我先引個從GOOGLE大神那裡查來的浪淘沙製作企畫裡的一段話吧。

佇立於大洋孤島,放眼四面八方一波波的潮『浪』(外在勢力),
不斷『淘』洗著岸上細『沙』(台灣人民),又是幾時安歇
台灣,這群最愛好和平的人們,曾經在時代的巨輪下,鍛鍊出了不屈不撓的精神與意志。
台灣,這群最愛好和平的人們,曾經越過悲情和苦難,追尋真愛和光明。
台灣,這群最愛好和平的人們,也在某一天,集體地失去了記憶。

我們無意探究民眾對歷史失憶的對錯功過和責任歸屬;
即使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,卻不知道台灣的歷史,絕對是一種悲哀。
我們真正憂心的是,這群最愛好和平的人們,如果看不見祖先們過去的腳印,
又將如何為自己和子子孫孫,指引出未來的正確方向,而不再重蹈覆轍?

我們不敢自許能夠記錄完整的台灣史。我們甚至以為台灣史應當如何重新定位,
該是史學家的工作。我們能做的,只是將鏡頭,對準東方白的大河小說《浪淘沙》。
明晰的鏡頭裡,看見的將是這個島嶼的歷史風貌,感受的將是台灣的人文景色,
瞭解的將會是先民的教誨和關懷。佇立於大洋孤島,佇立於世紀之交,
回首近代台灣蜿蜿蜒蜒的歷史長河,有關台灣民眾生命經驗與歷史記憶的影像書寫,正待開展。

在劇中林雅堂老先生終於逃過死劫,而將被帶離處刑場,回頭望向為了不被日本人當成清國奴的他的佃農們,組成的台灣義勇軍被處刑的屍體時,我的眼淚也同時不爭氣的流了出來,是被劇中的氣氛所感染,也是感受到了遠在一百年前,當這塊土地遭受異變時,土地上的人們曾經努力卻也無力回天的痛苦(咳咳,補充一下,當時在清國放棄台灣時,台灣義勇軍還曾真正的宣佈台獨,成立台灣共和國)。

再來談談上面引的話,看完後,其實我很害怕一件事情,當東方白所著的浪淘沙道出了某部分的歷史真實時,在台灣又有多少的觀眾可以接受這樣的歷史觀?這是台灣的大問題,就是我們擁有被掩飾的歷史,也有被扭曲的歷史,也有真正的史實,但是大部分台灣的人民對真實的歷史卻沒有探究的勇氣或機會,或本身就是缺乏史觀的人們。

為什麼又要提到台灣的歷史這麼政治敏感的話題?因為它是大河連續劇,因為它是歷史大戲,因為它是著名小說所改編成的戲劇,而歷史背景是裡面很重要的一項要素,所以就一定要提到歷史!我很希望這部片能真正拍出歷史的厚度出來,但也害怕因此而使得它被污名化,畢竟...這麼有質感的戲是很難得在台灣出現的。

後記:咳,看完第一集,我有一個小小的疑問,
「啊清國才剛把台灣割給日本,你們男人就不留辮子了喔?」辮子咧?既然是大河連續劇,這點沒給它考究到,似乎是有點搞笑喔,不過看在拍的夠出色有噱頭,就饒了你們這次..XD,一定會有人提出很多在考據上的瑕疵的,當然,這也是必須好好給它盯緊的,這樣台灣以後再拍這種歷史大戲才能更進步,也是件好事,不過在政治敏感的台灣,一定也會有只是來亂的批評,這個也是一定有的,等著看吧。

製作單位的解釋

有關辮子問題在定妝前,確實困擾我們很久,一開始我們都很希望演員要剃頭而不想用頭套擔心太假,但是第二集就馬上就進入[斷髮放足]的時代,所以向電視台報備後,全以真髮上場,要是讓大家有時代錯愕的感覺(例像1920年代..),在此向大家說對不起,不過也藉此機會向大家說明,因為[大河劇],所以[TIME][SPACE]都要照顧到,我們採取戲劇上的[粗筆]和[細筆],[粗筆]照顧氛圍和情感[細筆]則有時難免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,還真的請觀眾原諒

再後記:這部是新聞局創意影音計劃年度大戲,聽說耗資3000萬元,(喔喔喔~我聽到有人吶喊出錢要花在需要的地方,政府最愛亂花錢的心聲了,真是夠了....就一直為反對而反對,痛苦的生活在台灣吧),就我而言,這個錢花的是值得的,尤其在眾人抱怨台灣一直沒有人肯下大錢去製作節目的同時,這算踏出第一步吧,如果收視率表現好的話,說不定可以把這模式好好的持續,或讓企業體跟進,或讓台灣的媒體知道原來觀眾是喜歡這東西的(其中還有民營電視台行銷手法的運用,跟公視的就是不太一樣,有機會可以後續再提),這樣,台灣節目的品質也許!就能慢慢的提升,而不是只有公視在那裡苟延殘喘了?(預算也不用一直丟去公視啦,搞得好像只有公共電視集團才有好的節目一樣)

2005/05/08補充:

棍,又害我不小心泣了,我今天還介紹我爸看,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看,因為我沒勇氣跟別人一起看。演五歲雅信的小女孩(傅珮慈)怎麼那麼可愛啦,我心疼到不行啊!在她的父親因肺病住院時,與她的最後一次見面,到她在父親的書桌前,戴著父親的帽子,模仿父親的動作,試圖找尋記憶中父親的身影時,實在是很難控制淚水的肆流。(走筆至此,又控制不住了)

特地看這次的配樂是出自何人的傑作,竟然是范宗沛老師跟吳嘉祥老師的作品,范宗沛老師製作過風中緋櫻的配樂,果然是好!不知道原聲帶會不會出…天獲得的新情報,原來它只有三十集而已,難怪要放在週末來放啊?(遠目),什麼時候台灣的八點檔可以不要一齣超過百集呢?

再補個遺,故事第一集的發生地是台灣的「澳底」,這是那裡呢?
其實這就是之前曾提過的「貢寮你好嗎?」紀錄片裡的那個貢寮裡的小漁村。

2005/05/15補充:

嗯,不能再泣下去了,這樣會被笑的,故事很迅速的進入另一個階段了,終於不是那種挖出心中悲憫的橋段了,之後,可要真正見證台灣在日據時代之後社會、制度與思想的變遷了。


丟個想法:

東方白的浪淘沙是台灣文學的巨著,李喬的寒夜三部曲也是,鐘肇政的台灣人三部曲也是,更別提台灣文學之父賴和的小說,但是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,我們卻只認得三國演義、水滸傳、西遊記....外國的莎士比亞、大仲馬、小仲馬....,這..值得反省,尤其是在文化創意產業正要起步的現在,大家正在找尋何謂台灣文化的現在...當然,還有把文言文當成國文能力基準的現在(我覺得這是活在死亡世界裡的一種虛偽想像)。

追加相關鏈結:

大河與細流 這是在描寫東方白先生的文章,我曾拜讀過他的短篇小說「芋頭蕃薯」,
當時就對這位作者有相當友好的印象,透過他小說中的描述,
才使我開始理解到在台灣裡族群間的矛盾,與其中無法取得認同的人們的苦悶。

民視大河連續劇─浪淘沙官方網站
請一定要去音樂篇裡聽聽好聽的主題曲,
當然,在首頁時的背景音樂就夠盪氣迴腸了,
它還有個討論區,也可以去參觀,裡面還真的有我上文提過的專搞破壞者。

不讓鬚眉的台灣第一位女醫師-蔡阿信(1899-1990)
這部大河小說,這齣大河連續劇,就是以她為藍本所發展出來的,
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...m(_ _)m..典範在夙昔..

我們只有泡麵式的電視文化? 才剛提到不一定要把預算都下在公視,
就找到這篇文章,嗯,如果以我個人來說,商業電視的影響力,在台灣勢必高於公共電視,
既是如此,商業電視的改革也會比成立很多很多的公視集團或頻道來的有用。


就是這一幕...雅信與父親訣別...忍不住的鼻酸...

仔細看看佈景跟演員穿著..真的很有質感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說說話唄